全息资讯

酱油颜色越深越好?三类人吃酱油要注意!

  • 作者: 张 宇
  • 来源: 科学辟谣
  • 点击: 482864

时间: 2023-04-0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所指的酱就是酱油,是我们日常烹饪的必备调料。酱油是一种深褐色的液体,其颜色主要来源于原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色素和添加的着色剂。在烹饪中,酱油不仅能起到增香的效果,还会赋予食物诱人的色泽。也正是因为酱油的颜色,在网上产生了些许让人望而生畏的谣言。

  01吃酱油会使皮肤变黑?真相:假的

  酱油与皮肤变黑并无直接关联。

  皮肤中有一类细胞叫做黑素细胞,能够合成并向皮肤中分泌黑色素。当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增多时,皮肤颜色就会加深,反之则会变浅。黑色素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的生物色素,是黑素细胞以酪氨酸为原料,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先将酪氨酸转化成多巴色素,再由多巴色素经过一系列步骤转变而来。黑色素的合成量除了受遗传信息调控外,很多因素也会影响黑色素的分泌过程,例如紫外线、年龄、激素水平变化、炎症等。

  类黑素是酱油中的天然色素,与皮肤内的黑色素并不相同。当类黑素进入消化道后就会被分解掉,因此并不会沉积到皮肤表面影响皮肤的颜色,就如同我们食用绿叶菜,皮肤并不会因此变成绿色一样。

  酱油、牛奶、豆浆等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酪氨酸,它是人体的条件必须氨基酸,在体内有很多的用处。是否用于合成黑色素,均需受身体调控,并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才能完成。

  故而,酱油并不会造成皮肤颜色变深。

  02有伤口吃酱油会留瘢痕?真相:假的

  伤口愈合后是否会留瘢痕与酱油并没有直接关联。

  瘢痕组织是由于皮肤在受到外界伤害,如外伤、烧伤、外科手术以后,皮肤胶原过度增生,形成鲜红色肉芽组织。是否形成瘢痕,瘢痕的大小受体质、伤口的位置、严重程度和愈合情况等因素影响。创口面积越小、深度越浅,很显然瘢痕就越小。创口面越大、越深或者发生感染,瘢痕就越大越明显。此外,营养状况差、愈合速度慢,瘢痕体质等因素也会增加瘢痕形成的风险。

  在瘢痕组织形成过程中,颜色会有一些变化。肉芽组织呈现红色,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发白变淡,少部分人的瘢痕会呈现出略深的颜色,这是与黑色素沉着有关。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酱油中的成分并不参与,也不会对其造成任何的影响,类色素也不会沉积到瘢痕组织中。

  故而,有伤口吃酱油会留瘢痕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03吃酱油会长痣或者让痣再变大?真相:谣言

  酱油吃多了并不会长痣,也不会让痣变大。

  痣有很多种类,日常被称为痣的表现,在医学上主要是指黑素细胞痣。它是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是一类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其中皮内痣和混合痣表现为黑色突起于皮肤表面的丘疹,直径有大有小,位置分布各有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还会逐渐增大。

  痣的出现主要是与先天遗传或发育缺陷等有关,此外与激素水平、紫外线照射、药物、外伤、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与饮食因素无关,与酱油更是毫无关联。

  酱油颜色越深越好?真相:不一定

  酱油的品质与颜色、鲜味等因素无关。

  一方面,酱油在发酵过程中糖分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会发生化学反应,聚合成类黑素。类黑素含量越多,酱油颜色越深,同时也说明氨基酸和糖消耗的越多,营养素被过度消耗。另一方面,添加了焦糖色等着色剂的酱油,颜色也会更深。

  此外,不同用途的酱油颜色也有区别,生抽颜色浅,多用来调味,老抽颜色深,主要用于食物着色。所以,酱油的颜色并不是越深越好。

  日常生活中,这些人食用酱油还需注意:

  一是,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宜多吃酱油,或可选用低盐酱油。普通酱油中盐分比较高,吃多了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是,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心血管和器官发育不完善,不宜食用酱油。

  三是,正在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抗结核药品的患者不宜多吃酱油。

  那该如何挑选优质的酱油呢?

  单凭酱油的价格、宣传、包装,以及酱油颜色、鲜味来判断是否优劣是不可靠的,优质的酱油应为液体澄清、无沉淀、无浮膜、色泽呈红褐色,比较黏稠,闻之有酱香味和酯香味。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酱油颜色越深越好?三类人吃酱油要注意!,作者:张 宇,来源:科学辟谣,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type=2&id=7041791785833222144)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