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 作者: 郑嘉祺
- 来源: 《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 点击: 2387
时间: 2025-01-17
作者:郑嘉祺 12岁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大鹏何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君不见,历史长河贯古今,茂林美亭隐将来。天空蓝悠悠,白雪飘然然,隐雾藏处处,金光散破银。君不见,这历史化为微微细雨点点融入这雪白如暮雪的银幕之中,使暗淡己久的诗句重拾光彩,让铭记在心的诗人更添辉煌!
细如牛毛的白雪由天际“奔”来,密密白雪间透露着点点微红。军帐里,高适正讲述他对李白的古旧回忆。白如雪花的白云之下,清风夹杂着花香缓缓拂过草地,带来一片清凉。高适骑在马上,手持高家枪,枪上的红缨随风微微飘荡,仰望着蓝天之下的朵朵白云,回忆着李白、杜甫、王昌龄等诗人。高适第一次来到长安,那曾是一片祥和之地:夜晚,火红如火球似的灯笼倒挂在屋檐之下,散发出微微红光,长安宛若一片淡红色的星空。整个长安浸泡在欢声笑语之中。但十年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长安已是一片人间炼狱,火焰在楼房上肆意的狂笑,楼房支持不住的轰然倒塌,人们流露出惊恐的表情,跌跌撞撞地冲出长安。
可想而知,让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毁灭是多么简单。李白和高适是主角,但他们不一定十全十美,在那阴暗的学房里,只有高适在吃力的读着书;在那古朴高大的大门前,李白因是商人之子被拒之门外。但他们努力了,高适写的边塞诗受世人赞叹,李白做出了更精彩的诗,被世人誉为“诗仙”。
他们的友谊令人敬佩,在那苍翠欲滴的大柳树之下,李白教高适相扑,在那朵朵桃花飘散满天之间,高适劝李白不要沉迷于这靡靡之风。在那喧闹一片的楼台里,高适让李白不要陶醉于这酒舞之中……他们俩就如同一盏路灯,映照出我们的影子。令我印刻最深的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的“万重山”不但是那充斥诗情画意的青山,还是一关关的困难,而那踏水的轻舟就是理想,李白经过一次次的困难终于成功了......
这部电影通过边塞诗人高适和诗仙李白的视角,让我了解了唐代的繁荣和许多才艺双兼的有名诗人,了解了更多我们中国的诗句,知识也得到了丰富。高适高呼:“诗中的长安在,长安就在!”我也想说:“只要心中的坚持在,梦想就在前面等着你。”
作文点评:
这篇观后感以深刻的主题思想、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运用,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长安三万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