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夏秋之间—《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 作者: 张凝夏
  • 来源: 《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 点击: 6511

时间: 2025-01-17

作者:张凝夏    14岁
奖项:一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寒风裹挟着秋意,将秋的信号霸道地卷向目光所及之处。而处于夏秋夹缝之间的我,第一次认识到时间的步子迈入秋,不是因为感受到了刁钻呼啸的风,而是因为一朵花。

初见此花我便惊讶于它的与众不同,不同于一些苟且在花篱中形销骨立的枯败之花,也不是那些紧攀夏的枝梢才堪堪绽放一半的大器晚成之花。这花堪称一奇,一半枯黄,一半怒放,花瓣蜷曲着,既像瑟缩在襁褓中的幼儿,也像佝偻着背的老人。

远观后便是凑近再细看,直到看见娇蕊半露,黄色的脑袋探出一层又一层的花瓣,目光投向辽远的苍穹。

目光向下转,是枯萎的秀场。枯萎的叶片透出比焦黄更深的深褐色,其中而又夹杂着深紫,这是饱蘸褐墨的妙笔点出的花瓣啊,而花瓣又是一张张旧老的书页,通常是几瓣几瓣纠缠在一起,瓣尖相缠,瓣中紧抱,焦黑的瓣尾的距离才点醒你----这不是同一瓣花瓣。目光再投向花瓣上方,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旖旎美景。深红深紫的瓣色大气又张扬,彰显着自己吸睛的存在感,颜色再浅一点的则是略微颔首,抬手护着比自己更靠中的姐妹的头。轻声密语,浅笑盈盈。花瓣统一而不单调,在我的眼中演了一出盛大戏剧。

此时的我才恍然意识到刚刚那一幕,早象征了秋的到来。只是我之前走得太快,从未注意过花丛,也许是急着搭乘校车,也许是恰巧经过,挥挥袖子,没带走一片云彩。今天偶然看见则是因为等校车,而我对秋的印象在这之前只浅浅停驻在日历上的提醒。

人的一颗心总有一半埋在车马飞尘中,另一半则在青天上俯瞰着人世。诚然,我们要学习,要工作,每天忙碌的像一个陀螺一样,没有半分的喘息,永远要为自己的下一辈考虑,而下一辈又要为再下一辈劳碌一生,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精神解放出来,放它飞向青天,不要将它也同肉体一同囚禁在茫茫人海中。


田羽萱    7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我们一样可以有自己的精神与思想,即使它没有那么符合主流思想,即使它和大部分人不一样,也没有人愿意接受。大众会愿意接受在影片中被塑造地与自己印象截然不同的人物吗?恐怕都不愿意。但那些人物被人们熟知的印象基本都是被主流印象所遮盖的“正确”,换个角度说,大众喜欢的可能并不是那个精神世界与众不同的他,而是那个主流印象中的他。大人要勇敢坚强,听懂那些话外音,要支撑起一个家,那他们就不能哭吗,男生应该像个“爷们儿”,可他们就不能温柔细腻了吗,女生应该文静,妇女应该成为贤内助,那她们就不能有自己的选择吗。

当然可以。而且现在能自己做出选择的人越来越多了。

如果我们的精神被所谓潮流裹挟着向前,那么就会像腐烂枯败的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但我们更难在眼下的社会中成为隐逸之人,完全展露自己的精神,那不如立于夏秋之间,像那朵奇花,一半在尘世中追求温饱,另一半在闲暇时展露出自己的思想与精神,永远不要畏惧表达自己的不同,可能正是那些不同造就了你。劈开那些所谓的正确与完美,为自己的精神开辟出一片领空。

人总要立于夏秋之间,像那一半枯萎一半盛放的花。身体与容颜可以老去,可以彳亍于世俗的风尘中,但精神必须常青,常新。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通过一朵独特之花的形象,深刻揭示了人在忙碌生活中保持精神独立与个性的重要性。文章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哲理深刻,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