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 作者: 曲馨怡
- 来源: 《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 点击: 16198
时间: 2025-02-13
作者:曲馨怡 13岁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于盛世将颓,临渊而侧的岁月里,曾有人身先士卒,扶大厦于将倾,诠释真正的忧国忧民。你永远在路上……
——题记
雨声淅沥,坠入万家灯火。已是夜上三更,我倚靠在床头,借着烛光的微光,翻开手中捧着的书。斑驳的光,将“药”字映衬得刺目而诡谲。我也渐渐潜入梦乡。
迷雾重重,烟波浩渺。我翻看着历史的卷轴,思绪穿梭在繁杂交错的记忆之路中,悄然回溯至1917年。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包治百病”。恍惚听见有人在吆喝,猛然睁眼,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街道,三三两两的人鬼似的在那徘徊。
片刻间,随着一声惨叫,鲜血喷涌而出。那些人瞬间簇成一团,潮水般向前涌动,我侧身挤进人群,伸长了脖颈张望,却只瞧见了滴着血的鲜红的馒头与十几只舞动着、争抢着的手。满目的红交织着令人咋舌的荒诞,讽刺至极。
满目疮痍的街市,充斥着孩童凄惨的喊叫,熙攘的人们冷的冷死,饿的饿死,好似人间炼狱。直至他的出现,在无边黑暗中射出了一束光亮。
在模糊光景的烘托下,质朴的素色长袍也显现出几分魁梧气势,蓬头垢面像是许久没睡个好觉,口中叼了支烟斗,吐出的烟雾磨平了他的面部棱角,却在乱世的勾勒之下更显个性。
鲁迅,便是他名。他致力于用笔墨点燃沉睡百年的东方巨龙,用文字唤醒一个民族寂灭已久的炽热感情。他确实做到了。人们听见了先生声嘶力竭地呐喊,看见了他振臂高呼“青年奋进”似萤火般微芒,无尽燃烧。
先生精神的火种,燃烧至今,先生不息的火烧进新青年的心中。
何人为青年?
又是一阵恍惚,这次我身边响起的是号角的声音。
“快点儿,咱一定要赶在敌军到前占领泸定桥!”呐喊声过后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新兵冲在前面,衣服上已浸透了鲜血,老战士匍匐在后,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已是脏污不堪,厮杀声混着枪声、炮声,响彻天地。依旧是满目的红。
我猛然扑进火海,焚身。
灯亮,梦醒。
我从火海中醒来,清楚听见自己的心跳。不知何时,窗外的雨停了,我似乎也寻到了答案。
何人为青年?是你,是我,是他。是所有以梦为马,以铁肩担道义,有所作为的人。
我瞥向桌台边还未曾熄灭的烛火,鼓足气一吹。本应升起青烟的火苗不息反生,照亮桌台,倒映在窗上,似星星燎原之火。
在这火中,我清楚听见中华民族的呐喊。响在过去的路上,响在现在的路上,响在未来的路上,亘古不散,生生不息。
我望着手中书上的鲁迅先生,轻轻唤道。
“先生您看,山河换了新颜,飞机不用飞两遍。曾经的十里长安街,如今繁华如斯。这盛世,如您所愿……”
永远在路上,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历史。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永远在路上》以其独特的创意、深沉的情感、鲜明的主题、优美的语言和紧凑的结构,展现了一位青年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