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冬望

  • 作者: Aimee Mu
  • 来源: 《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 点击: 14900

时间: 2025-03-04

作者Aimee Mu     16岁
奖项二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北方冬日的清晨总是分外的冷,整个世界像是要沉溺在白色里,只是偶尔有三两喜鹊停在树梢,叽喳两嘴,把沉沦的世界挂在棕黑的枯枝上,不再继续被白色掩盖。树上最后的枯叶随着二月的第一缕风,打着圈儿,飘飘悠悠地落在雪地,没了声息。山里的小村升起了小小的白雾,也挂在枝头,也像摇摇欲坠的落叶,风一吹,就悄无声息的散了。

村东王家媳妇又生了一个女孩,这是他们家第五个孩子。孩子的父亲草草定下姓名,冬望。冬望冬望,便是对冬天早日过去,春天早点到来的期盼。孩子的父亲只是小小抱了一下这个刚到这个世界的生命,便出了大院的门。家里的柴火已经不多了,他只能上山,妄图在被雪掩盖的山头找到仍旧干燥的柴火。冬望的家绝对称不上是一个小家庭,四个尚年幼的姐姐、母亲、奶奶,全压在了冬望父亲的肩膀上。冬望的母亲早早在冬初的时候就做好了家中粮食的规划,但严酷的天气和越来越长的冬天让规划一变再变,米缸、面缸已经快要见底,储藏的白菜也不剩几颗。每天吃的也就是稀粥配几颗咸菜,或是面糊摊成饼,就着咸菜。奶奶总是说,熬着熬着,冬天就过去了。

童年总是过的很快,东北盼不到头的冬天并没有让时间慢下来。今年冬望十四岁,几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几座山、一场雪,便隔断了整个家族。冬望的奶奶在几年前就去世了,她终是没有熬过冗长的冬季,那天母亲带着小小的冬望在东边的山头点了一盏灯笼。母亲说,点了灯,奶奶再回来的时候,就不会迷了路。那时的冬望还小,她悄悄点了一盏小灯,放在窗边,村里晚上那么暗,点了灯,奶奶就找得到家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冬望今年十五岁了,冬望读完了初中,她是他们家唯一一个上了初中的孩子,这许就是小幺仅有的殊待。但说是初中,也其实就是村中小学旁边的一个泥土房,只有几个简陋的木板搭成的桌椅。冬望的老师是上海来的,她总是讲要走出大山,告诉冬望要努力。冬望似懂非懂,她总是想,这个地方很好,有父亲,有母亲,有家,也有东北的雪,有奶奶的小灯,外面的世界,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老师在初中的时候告诉了冬望很多关于外面的故事,那里有电车,有各式各样的商铺。那里没有吞噬一切的大雪,没有精打细算的每一粒粮食,只有数不尽的梦想和美好。毕业的那天,老师告诉冬望,她要走了。冬望想,等她长大了,她会去外边找老师,告诉她她也走出了大山。但是她也想,离开了这个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而且离开了,奶奶他们或是找不到她了。 一个冬天过去,冬望十六岁了,外面世界的新鲜牵着这个小姑娘的心向外去,但小村的一切又让她频频回头,停住脚步。

这是冬望十六岁的冬天,她马上要出嫁,丈夫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是冬望的父亲替她找到媒人。出嫁的那天,天空飘起了小雪,蓝灰色的云覆盖了天空。几只喜鹊停在小院斑驳的木栅栏上,静静驻着。门口挂着一只红灯笼,但微弱的光并不能给灰暗的天色带来什么改变。父亲请了村里送亲的乐队,几个人加上冬望的母亲,就组成了一支小小的送亲队伍。冬望穿上了母亲新做的棉服,胸口别上了母亲用她的嫁衣裁下的红布缝成的布花。出家门前,母亲带她来到了柜子前,从顶上拿下来了一个木箱子交到冬望的手里,告诉她这是母亲当年嫁过来的嫁妆,要好好保管。冬望的四个姐姐离开的时候都带走了些许,最后也只剩下这一个木箱子和一对镯子了。冬望那时还不知这个古朴的木头箱子上寄托了什么,她只是愣愣的接过,点了点头。父亲叫了村里的两个小伙子帮忙拉着板车,板车上放着寥寥无几的嫁妆,一个箱子,一袋衣服,一床新的棉被,几颗白菜。这就是冬望家可以拿出来的所有。路过别人家的小院,只是有些好奇的孩童走出来看着送亲的队伍,路过的人们也只是会草草祝福几句。在寒冷的冬天,大家很难再分出心关心无关的事情了。很快就到了村口,冬望远远就看到一个年轻人,高高瘦瘦,靠在板车旁边,飘雪挡住了他的脸,她只记得他胸口也带着红花。这就是我的丈夫了,冬望想。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显得有点沉默,不过这个送亲队伍的大多人也并不关注这对新人,只是埋头搬运着彩礼和嫁妆。母亲拉着年轻人的手,细细的嘱咐,父亲站在一旁,显得有些局促。那些奏乐的人和拉板车的小伙子早已拉着车离开。冬望坐在了年轻人的板车上,旁边是她的木箱子,和她的未来。年轻人抬起了板车,慢慢向前拉,他走的很慢。因为地上积起了一层薄薄的雪,车轮压过雪地,留下了两道棕黑的印子。父亲和母亲还站在原地,他们两个靠的很近,呼出来的热气模糊了他们的脸。冬望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不停的挥手。板车越来越远,父亲和母亲变成了两个黑色的影子,冬望看着他们转身,她知道,是时候和这个小村道别了。板车走的越来越高,冬望可以看到小村,也可以看到村东的一小点摇曳的红光,那是她的家,她还可以记得红灯笼挂在门上的样子。她的姐姐出嫁的时候也挂了红灯笼,那时的冬望还很羡慕,她也想有自己的红灯笼,她现在终于明白,她从来无法拥有那个小村东面的红灯笼,她只能看它越来越远。冬望也不知她自己翻过了多少个山头,但是她到达了年轻人的家,现在已经是她和年轻人的家了。他们家门口也有一个红灯笼,冬望看着它,不由的出神。


郭江涛    8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三年过去了,冬望怀了一个孩子。与冬望自己不一样,她的孩子出生在夏天。东北的夏天虽不像南方那般的炎热,但也绝对谈不上寒冷。冬望生了一个男孩,他们给他取名建国。冬望现在已经不再想着儿时走出大山的愿望,她只是希望生活可以平平淡淡,无风无浪,她的孩子也可以平安长大,这就足够。

只是,生活总是喜欢给出相反的结局。生完孩子不久后,冬望的丈夫就得了大病,最后在冬天去世。冬望家里只剩下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好在丈夫之前在小院里搭了一个鸡棚,里面养了许多鸡。冬望就每天背着孩子,去卖鸡蛋,拿到的钱虽然不多,但是他们更多是自给自足,已经足够补贴家用。

再过了几年,建国已经长大许多,已经会帮着妈妈干些事情。他们经常在夏天的时候上山一起挖野菜。建国也出人意料的懂事,在帮助家里的同时,也很喜欢学习。他经常拉着冬望,诉说着他珍贵的梦想。冬望听着,总是想起她自己小时候,但她现在唯一的愿望只是建国可以过上好的生活,一生平安无忧。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冬望的父母和公公都已相继去世,只剩下瘫痪在床的婆婆。建国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平时都住在那里,很久才回来一趟。每次回家,冬望都要张罗很久。建国离开的时候,冬望总是会塞钱给他,生怕他在学校里受了什么委屈。现在,冬望的愿望又变了,她希望建国可以过的有出息些,也许可以走出大山,过上她们都没有的生活。

日历换了一本又一本,冬望的婆婆在几个月前过世了,建国考上了大学,家里只剩下了冬望一个人。她看着院里的鸡逐渐衰老,但新的也小鸡破壳而出,生命不停的轮换着。岁月已经改变了冬望太多,她的脸上渐渐爬上了一条条皱纹,生活也压弯了她的脊背,她可以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有从前那么轻盈了。

建国大学毕业了,期间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村里装上了电话,冬望总是想要给建国打电话,但是又怕打扰到他,总是要犹豫很久。建国也娶妻了,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回到了家。冬望看着儿媳,不由的想起了从前村东的那个小姑娘。冬望似乎想起了什么,她回到屋里,从床下拿出了那个母亲给她的木箱子。只是这次里面的东西变了些,那两个镯子还在,不过冬望自己找村里的人打了副耳钉放在里面。冬望像曾经的母亲一样把木头箱子递给儿媳。这次,她懂了箱子的意义。在他们临走的时候,冬望点了一盏红灯笼,挂在了门口。她在门口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儿子儿媳变成两个小黑点,直到大雪覆盖住了所有脚印。

建国结婚之后,他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他才回来一趟。冬望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看着夕阳,慢慢被山峰遮掩,一栋栋房子被黑暗吞没。现在,冬望只是简单的想着,孩子们可以多回来陪陪她。

冬望这一辈子,好像做了很多事,也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她只是盼着,盼着,她总是守着小村,守着东北的山林,守着冬季的雪,守着门上的红灯笼,守着这个承载所有回忆的地方。

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情感真挚、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的优秀作文。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北小村庄中一位普通女性的不凡人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作文征稿:

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