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三十九】

  • 作者: 2855510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111

时间: 2025-04-29

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三十九】


        当我把我偷听来的“情报”告诉张一弓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小郭呀!咱们搞写作的可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啊!越是这样的人物,咱们越要采访,她们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她们身上才有戏,她们才有东西可写啊!”那些天,他和我谈文学、谈人生、鼓励我掌握“百科知识”,琴、棋、书、画都要懂,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第二天,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里最先起步的第一个女司机雷俊情,她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一下子谈了4个小时,连她的学生时代、婚姻、恋爱、家庭问题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还把她的几本日记交给张一弓让他写作时参考,还带着她爱人来找我们,并介绍我们认识,从此我们成了朋友,她每次出车回来,都拐到招待所来看我们。张一弓还计划陪她到湖北出趟长途,进一步深入了解她,正要出发,女作家叶文玲也慕名而来,他只好带着叶文玲拜会了他《火神》中的主人公的原型郭明、《山村理发店纪事》里主人公的原型苏东海,后来这几部作品都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我们还和他笔下的“英雄们”一块在小照相馆合影留念。他的“主人公”们都很热情,他们的感情很深很厚,一见面就握住手,问:“老张,啥时候回来了?”一句“回来了”道出了沉甸甸的乡情。

路过一座小桥时,我无意说了句“这里曾轧死过一个山里的小姑娘。那是县里组织的为特等劳模郭明牵马夸富、挂匾大游行是,她拿着红薯跑了几十里山路来看热闹而被汽车轧死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我在1984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上读到了张一弓老师写的《挂匾》,又过了半年,我受命下乡传达了中共中央下发的一个有关扶贫的文件。

这次寄料之行,我光笔记就记了厚厚4大本,可竟连一个字的作品也没发表。但却看到了张一弓老师深入群众,不摆架子,艰苦朴素,不讲条件的高贵品格和工作作风。他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有时下去采访,他有意把本子放起来,让采访对象无忧无虑地讲,回到住地再补记笔记到凌晨三、四点。分手时他在我的采访本上题了“飞翔”两个大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