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是谁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爱情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 点击: 3428
时间: 2014-05-10

无论是《康熙大帝》还是《康熙王朝》,苏麻喇姑是个永恒的亮点。这位七八岁就进宫,被孝庄皇太后视为最贴心的丫头,聪明美丽,蕙质兰心,辅佐康熙小到起居饮食,大到军国朝政,无微不至。苏麻喇姑和康熙之间的一段感情却实在坎坷,《康熙王朝》演绎的是康熙皇帝的一生,在屏幕前的我们,直到苏麻弥留之际,写下的那一段话时,才开始突然感叹,这荡气回肠,撕心裂肺的千古一爱。
苏麻喇姑是谁
苏麻喇姑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前后。
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
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在府内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的贴身侍女。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本布泰出嫁时,苏麻喇姑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之所以改国号,是皇太极为了避免关内汉人因后金曾带给中原地区的战乱和灾难而引起的仇恨和反感。为什么取名“大清”,据说“大清”国号源于五行学说的“水克火”的意思。因为“清”从“水”,明朝的“明”从火,水能克火。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孝庄皇后到达北京,住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苏麻喇姑自从当了侍女,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使得她的眼界不断扩大,文化修养也迅速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汉语,尤其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于是,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她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因此她曾参与过清朝衣冠饰样的制定。不仅如此,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后来的塞外经历,使苏麻喇姑练就了不凡的马上功夫。骑马自然是好的出行方式,因此,每次为主人孝庄文皇后到宫外办事,她都是骑马而行。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时间长达60余年,两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自然成了最佳人选。
在公开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下里,情如姐妹,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皇室女儿的专用称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称她为“额涅”、“额娘”,即母亲;康熙帝的众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而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在孝庄皇后和康熙面前总是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自称奴才。她把康熙帝奉若神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