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书评读后感】

  • 作者: 苗恒
  • 来源: 新浪博客
  • 点击: 56047

时间: 2016-03-14

 “作文难学吗?不。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说话不难吧?作文也不难。”

——小学三四年级时初读《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此后便再也忘不掉。我相信,当年因为这句话而树立作文信心的小学生一定不在少数。近30年过去了,在鼓励女儿写作文时,我引用了书中的这句话。

同样忘不掉的是书的作者。因为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太多、教益太大,所以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王有声。王有声老师出生于1935年,曾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宣武师范任教,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是享誉全国的特级教师。他的《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一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写作兴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人生。由衷地感谢这位值得钦佩和尊敬的“王老师”。

《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初版于1963年3月。我上学时读的这本为河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版,第3次印刷,印数130001—4130000。从如此可观的印数上可以想见它的普及率和受欢迎程度。1978年夏天,王有声老师在书的《再版前言》中写道:“一九六三年春天,在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的帮助下,我写了《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时间过得真快,十五年过去了……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作文,本着克服缺点、补充内容的精神,最近,我又修订了这本书,献给努力学习作文的同学们。”

《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分为五个部分,三十八讲。五个部分分别为:一、学作文的目的和信心;二、好文章和它的写法;三、写文章的一般过程;四、各种文体的写法;五、怎样读书。作者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循循善诱,由浅及深,在生动活泼地讲解中,引导小学生一步步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例如第四讲,谈到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时,王有声以一篇题为《和雷锋叔叔比童年》的作文为例,将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娓娓道来:一篇好的作文,头一条是主体正确。主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写文章的人在这篇文章里要表达的意思。“主题正确”,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好,有一定的意义,别人看了可以从文章中受到教育,得到好处。第二条是内容具体。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内容来表达的。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这要比空喊口号好得多。第三条是层次清楚。一篇文章既然包括很多内容,你不能语无伦次地乱说,得先说一些,再一样一样地说下去,直到说完。“层次”就是指文章由头至尾一层一层的意思。东扯一句,西拉一句,那是犯了层次混乱的毛病,那样的文章不能算是好文章。第四条是语言通顺。一篇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语言通顺明白,才能把主题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五条是用字正确。就是要求你们作文时把每个字都用对、写对。

他还谈到,这五个基本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像锁链一样,一环连一环。主题正确当然是头等重要的。可是,光有正确的主题,缺少具体的内容,不行。内容具体了,材料不少,可是叙述得零乱,东一句西一句,内容不连贯,层次不清楚,也不行。层次清楚了,可是每段里都有几个病句,还不行。句子是通顺的,可是有不少错别字,最后仍然影响到别人对文章主题的了解。只有这五个条件都达到了,做到了“五好”,才算是好文章。

这样讲解,小学生读者容易理解,乐于接受。

当年读《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时,认为与“王老师”对话的“小兰”、“二虎”、“玉山”、“淑华”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小学生,羡慕他们能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而没有想到这是作者为了叙述生动假设的人物。多少年来,我有个愿望——见到王有声老师,表达一个受他著作影响的当年的小学生的感激之情,只是至今尚未实现。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年过古稀的王老师身体健康,间或参加一些学术活动,仍潜心于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衷心祝愿王老师健康长寿。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去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期间,王有声老师与一位年轻教师就作文教学进行了交谈。他讲道:“作文课上,老师要学会把鲜活的生活还原给学生,让学生热爱生活,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原汁原味的素材来写作文,这样才能写好文章。不要让作文课乏味,首先是老师要快乐起来,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快乐起来,才能教好学生,使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有一部分语文老师是不喜欢作文的,这样的老师教不好作文。这也是学生觉得作文枯燥的一个原因。”他不赞同出“作文词典”之类的书籍,也不喜欢一些人今天提这个“法”,明天讲那个“术”的。他说,“作文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任何赶时髦、玩概念,都靠不住,也长久不了。”

在另一个作文教学研讨会上,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用作文词典代替生活体验等问题,王有声老师说:“小学生初级写作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用笔说话,而不是玩文字游戏”。他认为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想想《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中的那些教导,再体味王老师的这些见解,感觉十分亲切。这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读小学时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的阅读条件是有限的。庆幸的是,还是读到了几本好书。尤其是像《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这样一本培养了我的写作兴趣,引领我走上写作道路的好书。因为职业原因,从事过新闻、公文等诸多文体的写作。不管写什么,我习惯以另一层意义上的作文的标准,来确定主题、布局谋篇、充实内容、规范语法等。每每这时,王有声老师那些让我备感亲切和敬畏的教导便索绕心头,我不敢不踏踏实实地“用笔说话”。

清楚地记得,当年躺在小学教室用砖块和水泥板搭建的课桌上午休时,我常常捧着《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前不久,我将这本承载过我的梦想、带给我温馨回忆的书推荐给读初中的女儿,告诉她用心读一下。我知道,尽管书中的某些表述和引文带有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但是不会影响它积极的方面。现在辅导作文的书刊让人眼花缭乱,书店里甚至可以设专柜。坦率地说,还没发现哪一本的体例、风格、效果和亲和力能够与当年的《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相比。(陶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新浪博客,来源地址:)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