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孩子的成绩不能成为你施加爱与惩罚的标准

  • 作者: 网络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466

时间: 2016-11-28

  

 
  孩子成绩好,家长喜笑颜开;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眉头紧皱,甚至在一些家庭,孩子的成绩成了家庭和谐的晴雨表。作为家长,你是否也经常表现出对于成绩超乎寻常的关注,甚至依据成绩的高低对孩子采取奖罚?孩子的好与坏可否都要以成绩来论?家长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儿子没考好 父亲嫌丢人
  高二学生多多这些日子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而马不停蹄地复习。他的父母也对这次考试非常重视,专门为他调整了食谱,加大了营养力度。这次考试前,父母给多多提出目标要求,要求他比上次的班级排名提高十名。想着父母定下的考试目标,多多这几天心里压力倍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听到‘考试’两个字都紧张”。
  记得上个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有亲戚来家里做客,随口问了一句“你家儿子这次考试怎么样啊?”多多父亲顺口答道:“甭提了,那点分说出来都嫌丢人,我告诉他,暑假一天也别想玩了,到辅导班老老实实补课去。”这段对话让多多始终难忘,而想到即将到来的这次考试,多多说:“如果这次还考不好,今年的春节全家都可能会不高兴。”
  ■就事论事
  孩子考砸了 父母切忌雪上加霜
  每逢考试过后,就有很多家长爱和朋友以自家孩子考试的成绩为开场白来聊天。这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而言,反而会使其承受更重的心理压力,甚至一些孩子会选择用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来逃避考试和父母的责问。
  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采用唠叨、讽刺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现象十分常见,心理专家邢亚杰表示,这样做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她说:“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面对不理想的分数,怎么解气怎么说,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表面上看他们对父母的讽刺、挖苦无动于衷,其实这种内伤很难医治。”
  当孩子真的没有考好而受到老师的奚落、受到同学的嘲笑时,孩子这时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落井下石,而应该敞开宽广的怀抱,给孩子一些安慰。邢亚杰建议家长,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长了,成绩的提高才不再是难事。
  “乐考”之后孩子不快乐
  这两天,家住东城区张女士的孩子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乐考”。既然是“乐考”,张女士也跟着孩子一起轻松对待,却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了班级中仅有的两个没有拿到满分的孩子之一。张女士也因此被孩子的班主任叫到了学校,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
  张女士说,孩子上小学以来,成绩一直在班级处于中游,在她和孩子父亲看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甚至孩子的考试分数也应当成为孩子隐私的一部分。平时,她并不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反而觉得这样更有利于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我平时总对孩子说,‘考试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努力’,可这次的事情,还是让孩子很受打击。”
  ■就事论事
  解读考试分数 帮孩子真正进步
  一项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需要家长理性看待,与成绩好坏相比,更好地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间才是关键。
  丰台某校教师常超美表示,在拿到孩子的成绩后,家长不应只针对成绩评头论足,而是要与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出丢分的原因,查明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欠佳、还是上课不够专心等原因造成失分,同时针对失分原因拟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常老师也提醒家长,当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下降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信号,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态,可能是早恋、网瘾或结识一些贪玩的朋友等,这时,家长要与孩子耐心、真诚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和孩子共同面对成长的苦恼。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孩子的成绩,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