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苗遂柱:一生只为国防梦

  • 作者: 网络综合
  • 来源: 网络
  • 点击: 5676

时间: 2018-06-20

       “这个小书屋,不仅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让我们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让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科技知识啊!”在社旗县苗店镇小苗庄村一个农家小院子里,正在翻阅生猪饲养书籍的一位姓张的村民高兴地说。这个小书屋的主人是一位56岁的农民,名叫苗遂柱。他自幼喜欢读书看报。
     1996年3月,他看到村民文化生活匮乏,就萌发了自办一个书屋让村民们免费阅读的念头。他说服家人,投资1万多元购买了1000多册农业科技图书和一些国防图书,并订阅了一些报纸杂志,专门腾出几间房子,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社旗县第一家农村的农家书屋。

  为发挥书屋的作用,苗遂柱还买来彩电、影碟机,进行抗战故事片电影电视剧的播放,并组织文艺爱好者编排以农村故事为内容的节目,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参观。2005年年初,他收集了200多幅抗战图片,300多册图书,50多件抗战时兵器模型,并摘编相关文章80多篇制作了6个展板,在书屋里创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

  苗遂柱的书屋创办多年来,吸引了十里八村的两万多人次前来借阅。如今,村里打麻将的少了,读书看报爱学习的多了,民风也变得更淳朴了。

       如果单纯是创办书屋这件事,并没有满足苗遂柱心中对家乡父老的回报之情和对国家的无比热爱,后来他又创办了宛东国防园。据悉,苗遂柱出生在小苗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大人们常讲的革命斗争故事中慢慢长大。那时,他的最大心愿就是当一名人民子弟兵,让青春年华在军营中闪耀光芒。从16岁那年起,苗遂柱就积极报名参军,却因种种原因,几次都没能如愿。可是,他对军营、对国防的热情一直没有改变,凡是介绍国防知识、武器装备,描写部队生活的书籍,都是他的最爱。他的人生,与国防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中原大地之后,苗遂柱靠科学种植、养殖率先致富,第一个在村里盖起了小楼。致富后的苗遂柱并没有因生活条件改善而满足。当他看到人们生活富裕了,国防观念却日渐淡薄,一些应征青年甚至产生了“当兵扛枪站岗,不如在家经商”、“当兵吃苦受累,不如打工实惠”的消极思想时,心中感到十分焦急,开始考虑要为国防建设做点什么。 为了唤起群众拥军尚武的国防意识,苗遂柱于1996年春天开始着手,腾出自家的楼房二楼,创办了南阳市首家宛东国防园。后来被 县 文 化 局 命 名 为 小苗庄文 化 大 院,他也被社旗县人武部 命名为编外国防宣传员。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国防教育阵地,他的创办者苗遂柱在这里凝聚了小半生的心血,演绎出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他单骑自行车万里开展国防宣传,而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他的身体每况日下, 因 患 癌 症 在 郑 州 进 行了一次大的手术治疗。感到时日无多的苗遂柱于次年春天开始着手做了一个三轮车,车上装载着行李国防宣传材料,远赴甘肃、 青海 、宁夏、 内蒙、 山东、 安徽,等12个省区,行程近2万公里。20多年来,他就这样骑着自行车和摩托三轮车走遍全国各地,宣传国防知识,受教育人达30万人次。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曾亲自给他题词“社旗国防魂”。
      除了外出宣传,他还自筹资金5万元,在自己家里建起了国防教育园,自费订阅《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报刊杂志,兵器知识读本2000多本,购置了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等模型300多种,还亲手制作了流动宣传展板30多块,免费对村民开放;一到农闲季节,村里的老老少少,时常围在他的家里读国防书籍,听他讲国际形势和兵器常识,他的国防教育园影响了村里的一代人,20多年来,全村有60多名青年踊跃参军,还有10多人考入了军校,有200多名适龄青年当上基干民兵。 

    连年来,他的国防教育园地远近闻名,越办越红火,省内外青年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达10多万人次。后来,苗遂柱被南阳市委、南阳军分区评为“”国防教育十佳新闻人物“。苗遂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国不可一日无防,有强大的国防才有幸福的家园!苗遂柱后来因病复发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国防事业做的贡献和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人们心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综合,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