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如何看待流量、热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 点击: 33018

时间: 2021-04-02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在流量中涵养“留量思维”,以德从艺,以作品立身,网络记得住,观众看得见,时间留得下。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流量、热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须知,比一时关注更重要的,是流连忘返、持久回眸。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如同长跑,仅有爆发力远远不够,更需以专业精神打底的实力和耐力。

  文艺创作的功能具有社会性,以生活入题、为人民书写、为时代立传始终是其鲜明底色。人们心中的审美共识,来自艺术家用作品和实践一步步跋涉出的心灵地图。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上演员奚美娟分享的“演员十诫”一度刷屏;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成话剧、电视剧,不断“圈粉”;守得住台下清净,担得起台上考验,戏曲演员方能成为观众心中的“角儿”……这些热度背后,是创作者对艺术的深沉热爱、久久为功,是艺的传承、德的坚守。

  梨园行有句老话,叫“闲时置,忙时用”,意思是平时抓紧积累,有用武之地时便能随时上阵。生活是饱含可能性的种子,是“自带流量”的宝库。创作者不妨多些沉潜之心,离生活真实再近些。当创作者走到生活深处,用足迹写心迹,触碰时代脉动、放飞艺术想象,终会迎来丰收满满。

  由此可见,真正的流量和热度,是“流行”到“流传”的升级,取决于文艺创作者能给大众带来何种深度的艺术滋养。只见“话题”,未见作品,丢失思想含量、文化价值,注定无法长远。将流量变成“留量”,让热度留下余温,需“风物长宜放眼量”,更需高质量、正能量。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热度的制造者、参与者、见证者。手持键盘,也应心怀敬畏、理性发声。每次点赞、每条留言,都是郑重的发言和表态,体现着我们心中的价值判断、艺术品味。给真诚的创作以流量,给好作品、好演员、好歌手以真正的热度,不让“劣币驱逐良币”,也应成为一种共识。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热度之“热”、流量之“流”,充分体现出瞬息万变的特点。信息丰富的互联网时代,似乎带给文艺工作者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与此同时,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摆在面前。在流量中涵养“留量思维”,以德从艺,以作品立身,网络记得住,观众看得见,时间留得下。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