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资讯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科普中国
  • 点击: 6955

时间: 2021-12-11

1.定义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也称Laser Ra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设备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LiDAR不受外界环境光影响,实时感知环境信息,能够获得精确可靠三维数据模型。

激光雷达技术应用的照片

2.激光雷达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多为950 nm波段附近的红外光)发射一个信号,经目标反射后被接收系统收集,通过测量反射光的运行时间而确定目标的距离。另外,目标的径向速度,可以由反射光的多普勒频移来确定。

3.激光雷达几种主流技术路线

4.激光雷达应用

与普通微波雷达相比,激光雷达由于使用的是激光束,工作频率较微波高了许多,从而具备了很多优点,如:分辨率高、隐蔽性好、抗有源干扰能力强、低空探测性能好、体积小、质量轻等。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水利工程、环境监测、交通通讯、防震减灾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另外,激光雷达还具有建立周边3D模型的功能,并被应用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前车碰撞警示(FCW)及自动紧急制动(AEB)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科普中国,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6839688002056695808)

40届书画赛事
作文赛事

相关内容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