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和学术界都很关心我国农业的未来。要思考这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到全球范围内来考虑。
首先就是粮食安全。过去讲粮食安全关注的是吃饱饭,十几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修改了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满足全人类对食品的需求,要满足人类的营养健康需求,还要满足人类对食品多样化的需要。
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
助力发展现代农业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2022年“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农业兴则基础牢”,打牢农业“地基”要从制度、本领、执行、质量四个方面共同发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农业新农人
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全球食物需求成倍增长,食物消费结构显著变化,提高人类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未来农业将成为一个具有无限发展空间和潜力的行业。未来农业将不但要满足90亿人口对食物数量及质量的需求,还将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诸多风险。
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中国人的饭碗怎样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呢?那就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农民,特别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又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