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快讯
芒种已过,从南到北,夏收夏种夏管火热进行。“三夏”大忙时节,是关乎全年农业收成的关键阶段,既连着夏收作物的成熟收获,也是夏播作物播种和春播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6月6日,全国已收冬小麦1.67亿亩,收获进度达到55%,麦收过半时间比去年提前2天。其中四川、湖北麦收已基本结束,安徽麦收进入扫尾阶段,河南麦收进度过八成,江苏进度过半
小麦价格近期一直涨跌不断,市场消息也比较混乱,说涨就涨,说跌就跌,使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随着麦收的不断推进,今年小麦的走势已经开始显现。
地方动态
截至6月7日17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7310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6%。在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的同时,河南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夏种夏管。
风吹麦地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日前,在山东省嘉祥县仲山镇陆庄村的农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往返,“吞”进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转眼间,一亩亩小麦已然收割殆尽。
眼下,四川省粮食生产进入“夏收、夏种、夏管”大忙时节。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省小春丰收已成定局。随着油菜、小麦陆续收割结束,成都平原、川北地区进入水稻、夏大豆等大春作物播种季节,
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6月6日上午,伴随着农机的轰隆声,多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驶入成安县成安镇南鱼口村俊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麦田,河北省小麦机收作业正式拉开序幕。
农事指导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玉米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的主要产区。为提高带状复合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水平,确保一播全苗,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
当前,黄淮海地区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夏大豆即将抢时播种。针对黄淮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22年黄淮海夏大豆生产技术意见。
当前,黄淮海区冬小麦已由南向北陆续收获,夏玉米播种即将全面展开。针对华北雨季开始时间偏早、雨量偏多的气候特点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推广的新形势,
青贮饲料是牛羊特别是奶牛养殖的必备饲料。2021年我国部分地区受罕见秋汛影响,一些奶牛养殖场青贮玉米收储量不足,青贮饲料储备供应出现一定缺口。
分析评论
当前,世界粮价攀升至历史高位,粮食紧缺态势越发明显,除了众所周知的国际局势因素外,也与一些小麦主产国遭遇气象灾害有关。
早些时候,有西方国家和媒体臆测中国小麦库存量,甚至打着缓解世界粮食压力的旗号,要求中国向国际市场大幅释放粮食储备。
在前几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在提问中说到,近期个别西方国家出现批评中国在国际市场囤积粮食的论调。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
农业四季歌,“三夏”年年唱。而今年的“三夏”极为特殊、更显重要。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国际粮价高位震荡,各国纷纷打响粮食保卫战,个别国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