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专题

中国正流行,让艺术走进身边

展览是艺术和思想向公众传播的催化剂,它反映了社会的利益和关切,同时也挑战了它的意识形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无论是出于对自我生活场域的体悟和表达,还是对于陌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都成为艺术实践推进中的有效契机。

作者:刘亚敏

阅读:29342

在艺术里遇见中国

燃爆来袭 “城市之上”第五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来自中国现代城市的起点、来自改革开放城市的前沿和来自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门户的驿站,让上海、深圳、昆明这三座不同历史时空的城市构成一种独特而意味深长的连接,从而揭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不同样态。

夜·未来——中国原创“虚拟偶像ALiCE”全球首秀

中国原创数字团队格兰莫颐GLA Art Group将跨界极致电音,携手MASTER光影艺术互动空间,带来虚拟偶像(Vitual Idol)ALiCE全球首秀:结合激光雕塑、人声与舞蹈、数字混音、新媒体影像等总体艺术形式,立体呈现“一个AI的真实情感”。

来国博,在珍宝里与与古人对话

国博立体版古代服饰史诠释何为“衣冠上国”

2021年2月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

青铜、陶塑、宋画、楹联……160余件“牛”作品国博报到

2月9日,位于南8展厅的“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展览精选出160余件(套)文物和艺术作品,上讫商周,下至当代,时间跨度超过3000年,类型包括文物、工艺、雕塑、绘画、书法,不同维度的牛将让你大饱眼福。

来国博,看一场关于“钱”的展览

根据古代风俗,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你可知道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正好有一个常设展览特别应景?那就是——“中国古代钱币展”。

牛年牛艺术

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笔下的“牛”

子时钟声敲过,我们就告别了庚子年,迈入了辛丑年。在古代,牛可以作为祭祀品,也可以作为耕种与交通工具,可以说,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步入牛年之际,或许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从古人流传下的艺术作品中看看牛到底是什么样子。

大牌里的贺岁牛,从世界美术史里找找灵感?

从史前洞窟壁画到现代艺术,世界美术史里不同的牛形象,或许可以给大牌的贺岁设计带来新的灵感。

结语

如今漫天飞的展览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给大众带来了认知危机:究竟什么样的展览才是有意义的?缓解紧绷的神经,放松积压许久的压力,那就找一个周末带上家人孩子一起好好享受艺术带来的轻松氛围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专题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