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考12年,只为上清华
近日,一篇《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的报道引发关注,今年高考结束后,这位主人公还上过热搜,复读12年,只为上清华。
一篇《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在网络引发热议。这是广西农村一位80后的真实人生。他从2009年开始踏上高考之路,此后十二年间,一直在为自己的清华梦而努力,哪怕中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他也选择中途放弃、从头再来。
如此执着真的值吗
早期,他纯粹为了实现清华梦。后来,他还意识到复读可以成为赚钱的“机会”。他曾听说,“有个640多分的复读生向校董提出要20多万奖励,学校应允了,两年后,那人考上清华,奖了60万”。对此,他表示十分羡慕:“能上想去的学校,又能挣到钱,那肯定划算啦。”
在正常的认知中,把美好的12年青春用在复读中,其实是浪费人生。就是考上清华又如何呢?很大概率还是成为普通人,而非“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的唐尚珺们想象的“功成名就”。
成功不止一条路
每年六月都是青春躁动的一个月,因为无数学子又迎来了高考。正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毕竟是考试,所以不仅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多的可能与临场发挥以及当时的状态有关。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是在高考却因为心态等各种原因失利。同样,也有很多学生超常发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唐尚珺的复读故事,是要唤醒那些痴迷“名校梦”复读者,还是成为复读机构用来劝说高分学生反复复读的励志故事?
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广西农村的80后,2009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远远不够本科线,但他不甘心放弃,于是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复读生涯。随着复读时间的拉长,唐尚珺的高考成绩确实在提升,曾考上过广西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但似乎离清华总有一段距离,对清华的执念迫使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