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农牧学院爆满”成为考研圈中的热门话题。西藏农牧学院研究生院的公告显示,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资源利用方向)招生计划28人,一志愿复试人数36人,而去年该专业招生计划是18人,一志愿复试人数11人。
2024届春招正在进行中,很多应届毕业生都进入了职业选择阶段。一个人对职业的早期认知往往来源于父母,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父母职业潜移默化的影响。
春意渐浓,不少小学生家长又进入“找桑叶”模式。据悉,不少小学课程中都设有“动物的一生”内容,要求通过饲养并观察蚕,了解蚕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及特点。然而,养蚕虽是给小学生的任务,实际上多成了家长的负担。
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去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近一年来,科学教育如何在“双减”中做加法?科普资源如何助力科学教育?教育版推出特别策划,展现各地各校探索科学教育的新实践。
福建省是著名侨乡,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近年来,福建以“侨”为桥,与海外华侨华人携手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走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人工智能的热潮正在卷向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开始利用市面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产品,帮助自己写作文、写读后感,甚至已经有学生养成“有问题找AI”的习惯。这样的“偷懒”场景,不禁令人想到之前广为流行的“拍照搜题APP”,着实让人担忧。
“有的面试官说我的‘空窗期’太长,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两年前,95后缪蔡蔡从一家互联网公司辞职,当时她想创业,加上男友找工作要换城市,就选择了“裸辞”。离职后,她曾找过工作,并拿到几份录用通知,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入职,一直“空窗”到了现在。今年年初,缪蔡蔡又一次加入找工作的队伍,面试了近10家公司,“有的‘倒’在了业务面试关,有的在人力资源面试时被拒绝”。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又有新“业务”了。记者发现,“AI+作业”已进入中学课堂。不少高中生表示,只要会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简单好用的AI“作业帮手”。(4月15日《中国青年报》)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相关工作结果。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870个,与2023年度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