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GKA)药物华堂宁正式准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3年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以下简称 “新版医保目录” ),全球首创降糖新药华堂宁(多格列艾汀片)被正式准入医保。华堂宁于2022年9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单独用药。华堂宁是全球首创、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作用于葡萄糖激酶(GK)靶点的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

2023-12-15
医疗科普短视频鱼龙混杂,四个要点快速甄别

“癌症要多吃蛋黄”“一辈子都不用去医院的7条法则”“每天搓一搓,百病去无踪”……在不少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一类自称健康管理、养生诀窍的“专家”“医师”,讲述内容没有科学依据却言之凿凿,甚至胡编乱造制造焦虑,传播错误信息的同时,误导部分求医心切、存在健康焦虑的公众。如何快速分辨真假,识破伪养生、伪科普?上海辟谣平台展开了调查。

2023-12-15
“冬南夏北”候鸟式养老兴起 各地探索康养旅居新模式

当前,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异地养老正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冬南夏北”候鸟式养老方式。

2023-12-14
国家卫健委发布痛风、肥胖、慢性肾病食养指南征求意见稿

1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征求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等4个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意见反馈的截止日期为12月22日。

2023-12-14
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家庭保健建议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合理的居家养护有利于减少儿童患病的风险、有利于患病孩子的康复,减少不必要的家长焦虑等。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呼吸、中医、病毒学及护理专家共同撰写了《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家庭保健建议》,主要参照国内外指南、共识、专家建议以及临床研究,并结合了首都儿科研究所近期儿童保健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提供较详细可及的家庭保健建议。

2023-12-14
衡量人体器官老化的血检方法问世

《自然》杂志6日发表的一篇生物科学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分析人体器官的老化,其可更好地预测疾病风险和老龄化影响。这项对逾5000人的调查分析显示,其中近20%的人表现出某一器官明显加速老化,这表明可能存在器官特异性疾病,或增加其死亡风险。

2023-12-08
为养老服务筑牢法治之基(人民时评)

让每一位老年人老有所养,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多地积极展开养老服务专门立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针对养老服务出台法规,就人才培养、设施建设、服务内容、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绘制“路线图”,划出“硬杠杠”。

2023-12-07
养老金融的“中信解法”

近日,在中信银行与富达基金联合举办的2023“幸福+”养老财富管理论坛上,针对当下养老金融市场的不同年龄层、不同客群的养老需求,中信银行给出了自己的“中信解法”:从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规划出发,围绕客户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富管理需求,提出“三分四步”的养老理念和实施路径。

2023-12-07
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2018年,淮北市被民政部、财政部列为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该市借势发力,推动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创新推出“居家+社区+机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新模式,让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主要辐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周边老人,通过提供日间照料、就近就医、就近就餐、就近文娱活动等服务,实现“离家不离亲”的更高层次养老需求。

2023-12-07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品质养老”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围绕打造“宜养青城”养老服务品牌,从完善制度机制、夯实服务设施、创新运营模式入手,全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城乡全覆盖”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