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科技服务业是连接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重要桥梁。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怎样进一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12日从财政部获悉,为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的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试点实施期两年,自实施方案批复之日起开始计算。
2029年4月13日,“大块头”小行星阿波菲斯将与地球擦肩而过,上演一场有惊无险的“隔空邂逅”。阿波菲斯是一颗近地小行星,运行轨道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其名字源自埃及神话中的破坏与混沌之神——阿佩普,因此也被称为“毁神星”。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京举行。这一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生态环保企业、业内专家等参加,共商产业新局,共话低碳未来。当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如何?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将此次活动作为一个窗口,可以观察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在合成生物领域,微生物细胞就像精密的微型工厂。实验室里成功的小试,就像人工完成的手工制作,真正要搬进工业化车间进行流水线作业,需要完全不同的生产逻辑。中试就是帮助这些微生物细胞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关键过渡期。
蛇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量较未贯通前的佛肇、莞惠城际增长209.7%,越来越多的旅客享受到了“四线贯通”带来的便利。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对深空的探索从未停歇。近年来,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成功实施了多次月球探测任务,还启动了月球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为人类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空间迈出了坚实步伐。与此同时,中国力箭系列火箭也再创佳绩,实现了“一箭15星”的发射壮举,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空战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六代战机以其卓越的智能化系统和顶尖的隐身性能,成为了全球军事领域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集大成者,六代战机不仅代表着中国航空科技的最高水平,更预示着未来空战格局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