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该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建设的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日前启动试运行。装置采用电磁抛射方式在地面模拟微重力、月球重力、火星重力等模式,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有效的地面验证机会。
阿斯巴甜对健康的影响,数十年来争议不断。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等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这立刻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最近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这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
汉以后,儒家学者往往用孔子圣人的标准来评价屈原,对屈原不合圣人的行为模式多有指摘。如,班固认为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离骚序》)孟郊认为屈原“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旅次湘沅有怀灵均》)。朱熹指责屈原“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不知学于北方,以求周公、仲尼之道,而独驰骋于变风、变雅之末流,以故醇儒庄士或羞称之”(《楚辞集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