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高质量完成2021年义务植树活动

北京市怀柔区全区上下营造浓厚的爱绿、植绿、护绿氛围,森林生态文化在怀柔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全区义务植树尽责率,营造浓厚“创森”氛围,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良好群众基础。

2021-05-18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系统性不强、产业链偏短、收益率偏低等问题,答好“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时代命题,淮安市淮阴区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行破题,持续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步伐。

2021-05-17
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

农业农村部13日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的通知。通知称,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助推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2021-05-17
习近平再看南水北调,关注了哪些重要问题

千里长渠起淅川,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清澈甘甜的丹江水一路浩浩荡荡北上,润泽着干涸的北方大地。而在这项国家工程的背后,则是16.5万人淅川人舍小家,为国家,迁往他乡。如今这16.5万移民像一粒粒种子,落进异乡的土地,他们正昂首阔步开启新生活。

2021-05-15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150亿立方米 沿线居民用水水质改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调水入渠水量达150亿立方米,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多万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调水。

2021-05-15
南水北调中线惠及5300多万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输水2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5300多万人,极大地提升了沿线百姓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方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1-05-15
南水北调 国之大事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工程。淅川是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洁净清澈的南水从这里出发,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千里北上,将一渠清水送往京津腹地。南水北调,为什么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作“国之大事”?

2021-05-15
这项工程,正在改变中国

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继2020年11月13日在江苏扬州考察东线工程,时隔半年又考察中线工程,凸显总书记对南水北调这一重大工程的重视。

2021-05-15
【央视快评】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擘画了蓝图。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