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近日,铜仁市首批20个“强村富民”示范村名单公布,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名列其中。老麻塘村包村干部杨芳激动地说:“从‘空壳村’到‘示范村’,是坚持党建引领取得的成果。”
在浙江省温州市的大山深处,青年农民乘坐着山地轨道车轻松喂鸡,满山的鸡群追着车抢食吃;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油橄榄种植基地,青年农民将化肥和各式农具放置在特制的运输机上,由运输机代替人力沿着轨道爬坡过坎,运往高山上的油橄榄种植区……这样省心省力的劳作方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新潮流。
“牧童骑黄牛”是很多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农村耕作景象,然而今时已不同往日。近日,记者在上海市郊亭林镇点甜农场看到,干完活的农业机器人与工程师一前一后“走”在田埂上,“铁牛”替代了黄牛,工程师替代了牧牛人。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村晚”。由三人组成的农民工乐队,决定在老家为乡亲们举办一场聚会,没想到得到了全村的支持。舞台不大,不过是当地一所学校的篮球场;奖品有点“土”,是家家户户最常见不过的熏鱼和腊肉;至于主角,他们是厨师、水电工、司机等,但在那一刻,他们共享村民这一身份……这两天,在湖南湘西的夯卡苗寨,这场特别的“村晚”备受瞩目。
近日,在独山县上司镇打羊村娃娃菜(白菜)种植基地,成片的娃娃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基地里,农户们熟练地采摘成熟的娃娃菜,一旋一扭,快速地割断菜根,再清理掉松散的叶子,一棵品相完美的娃娃菜就呈现在眼前。
2023年,粮食好收成,农业好年景,“三农”发展好中有进。一是增产方式呈现高质量化。粮食单产390公斤,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单产贡献率达到61.5%;全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效果初显,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73%。二是农产品整体价格较低。全年粮食、肉类、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处于历史高位,供求关系呈阶段性、结构性宽松格局,整体价格低于上年。三是农村融资趋于好转。截至三季度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8%。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
2023年,粮食好收成,农业好年景,“三农”发展好中有进。一是增产方式呈现高质量化。粮食单产390公斤,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单产贡献率达到61.5%;全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效果初显,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73%。二是农产品整体价格较低。全年粮食、肉类、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处于历史高位,供求关系呈阶段性、结构性宽松格局,整体价格低于上年。三是农村融资趋于好转。截至三季度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8%。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
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水泉村引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多肉植物特色种植。目前,水泉村已形成以新品种研发、繁育、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创富增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技术为支撑的深远海养殖,是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的重要途径,对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