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发展设施农业 优质蔬菜卖到北上广

初冬清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已天寒地冻,而万亩番茄园区的大棚内却暖意融融,人们正在齐膝高的番茄秧苗间穿梭忙碌。“我们种的是越冬茬番茄,元旦时就可以采摘了。现在交通很方便,头一天采摘,第二天就能摆上北京市场的货架。”种植户于兴海说。

2023-11-20
科技进步助力中非农业合作迈向新台阶

11月15日,海南三亚。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启动“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

2023-11-16
大豆田的高产“密码”——来自河南新乡获嘉县的调查

平均亩产321.82公斤!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再次刷新了大豆百亩以上连片实收测产平均单产全国高产纪录。获嘉县大豆种植面积不大,但单产水平较高,这里大豆丰产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组合拳”在发挥作用?又能为提高大豆国内供给率提供怎样的创新密码?

2023-11-13
从端牢中国饭碗看粮食安全“加减法”

“这个秋天的水稻平均亩产在520公斤左右,接近常年。今年从春种、夏管到秋收,我们都严格执行品种目录化管理,加强科技应用。”北京市双河农场首双农业公司种植管理人员李正海说。

2023-11-06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湖口:乡贤引种洛神花 同心走上“致富路”

江西湖口11月2日电(王剑 沈阳)“洛神花泡茶可以养生,可以当饮料饮用,茶汁比红葡萄酒还鲜艳,也可以熬成膏方食用。目前市场供不应求。”金秋时节,长江南岸,江西省湖口县大垅乡牌骆村200余亩洛神花开花结果迎来大丰收。

2023-11-03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余村宣言》在浙江安吉发布

10月29日,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暨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开幕式上,浙江联合安徽、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甘肃共同发起成立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并发布了《余村宣言》。

2023-10-30
我的秋收故事|“一粒米”铺开的新“稻”路

金秋时节,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内,超过400亩水稻田迎来丰收。金色的稻浪中,收割机往返穿梭,饱满的稻穗不断滚入机器,转眼间就完成了水稻收割、脱粒。

2023-10-30
我国科研团队找到变农业废弃物为生物基糠醇的新方法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了解到,该所油料品质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利用固体酸和全细胞级联催化实现废弃玉米芯高效合成生物基糠醇,为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新途径。相关学术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绿色化学》上。

2023-10-27
科技为笔 粮田为布 黄河稻田画背后的故事

秋日晴好,穿过林间便道,站在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的稻田观景塔上,满目皆景——金黄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不同颜色的稻子勾勒出“我爱济南”“谷满粮仓”以及“泉水荷花”等图案。

2023-10-23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福州闽清县推出这份红色攻略

为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福州市闽清县重磅推出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点(9个)及8条党性教育红色路线,供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前往调研参观、领学共学。

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