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如何观测?遥望蓝天,“碳卫星”正成为中坚力量。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基于我国第一颗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观测数据,发布全球碳通量数据集,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可以助力盘点各地碳收支。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显著成就,科学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
直面当前乡村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切实解决好农村劳动力流动、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三大关键问题。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检察院、市林长制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在2022年3月31日前,全面建立市、县两级“林长+检察长”协作联动机制并健全组织体系。
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6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发文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今年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各项促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加强精准帮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降低失业率。
初级产品包括粮食、能源和矿产,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品。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是2021年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的超大经济体,这意味着初级产品的国内需求规模极为庞大。
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梁惠玲表示,今年,全系统将重点打造100个左右流通服务强县,建设乡镇综合超市1000家,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万家。
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报告回顾了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分析了2022年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实际增长9.7%,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1.8%,森林覆盖率达75.8%。林长制的实施,让这里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有了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