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牡丹花开时(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河南省洛阳市,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历史上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有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2024-04-23
“接着讲”与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美学界长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生与发展,在西方强势话语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很多时候只是亦步亦趋地对西方美学理论进行译介与搬运,抑或是运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为其作注解。因此,西方美学不仅是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学科形态的主要依据,也构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大厦的建造基石与主体结构。对西方理论的过度依赖以及本土理论建构的乏善可陈,致使整个20世纪中国美学,并非真正的“中国的美学”,而不过是“西方美学在中国”。

2024-04-22
“丝艺传承”展现中国织绣艺术风采

“丝艺传承”展览4月21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品选自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刺绣、缂丝、织锦工艺制作的织绣艺术品,还融合当代缂丝、刺绣技艺传承人的作品一同展出,让观众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织绣艺术风采。

2024-04-22
旅游市场下沉 配套服务要跟上

目前,旅游市场迎来五一预订高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超过一半,下沉旅游市场表现突出。县域市场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例如,福建平潭、江西婺源、河北正定等地,都是热门的县域旅游目的地。

2024-04-22
中国“洋紫荆之都”办画展 多种画法展现“粉色浪漫”

4月18日,在广西柳州画院内,柳州画院紫荆画会美术作品展正在进行。60余名绘画艺术家巧用中国画、油画、水彩等绘画技法,将洋紫荆之美尽情呈现。柳州是中国“洋紫荆之都”,市内共种植有30万株洋紫荆,每年盛放之时,大街小巷如沉浸“粉色海洋”。

2024-04-19
培厚文化内涵 丰富文化表达

雁翎翅、百花袍,手持方天画戟,坐跨嘶风赤兔马。定睛看,是一款“吕布”机甲潮玩。1000余个零件、2700多道工序,这一潮玩做工精良,屏息凝神间,仿若穿越千年,再现三国古战场场景。

2024-04-19
大美非遗|飞针绣华彩 民族技艺传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技法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中,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经过家门口的英歌队大方共舞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小女孩自信地挥动英歌槌跳起了英歌舞,巡游的英歌队见状,响起哨音,与女孩热情互动。小女孩父亲介绍,女儿从小就很喜欢英歌舞,自己练习英歌舞的时候,她就经常边看边学。不少网友表示,从小女孩自信勇敢的表演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鲜活饱满的感染力,也看到了古老非遗传承的活力与希望。

2024-04-18
小城文旅火起来 迷人的是各具特色的“别处生活”

如果说旅行是一场奔赴“诗和远方”的美妙探索,那么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可供追寻和探索的空间则更加广阔。人们不仅可以前往老牌旅游城市“打卡”闻名已久的景点,还可以选择一座小城来沉浸式体验当地的日常生活。

2024-04-17
从丝线经纬中窥见文明之光

头戴簪花,手执团扇,衣袂飘飘……春日融融,走在江苏苏州的大街小巷,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频频映入眼帘。他们探访园林、水镇,感受江南古韵今风,也以身“入景”,让人有历史穿越之感。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持续升温,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追慕霓裳之美。传统服饰成为不少人塑造个性形象和生活仪式的一种选择。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