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握艺术规律中开新局 ——从易德波与扬州评话说起

前些时候,丹麦汉学家易德波博士来扬州故地重游,听曲访友。少堂书场和芍药园子曲艺社为她举办了扬州评话专场,热闹得很。特别是少堂书场,姜庆玲团长为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奉上了保留经典节目《三国》。耳熟能详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暗藏玄机的对白、壮怀激越的情绪……所有这一切,让丹麦老太太沉浸其中,感慨万千,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研究扬州评话的好时光。

2024-03-19
古稀老人刀笔下的乐清细纹刻纸艺术

细纹刻纸是在浙江省乐清市当地流传的一种传统艺术,反映了浙南沿海和瓯江流域的民间风俗。乐清细纹刻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各种图案纹样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富的表现。一幅细纹刻纸作品需要经过画稿设计、样张精刻、用纸装订、按图刻花等工序,通常要一周以上方能完成。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七集,围绕“文化建设” 展开,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喜欢的各类典故,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文化传承工作的发扬者和推动者,党员干部要认真解读、仔细研究本集节目,从中读懂“文化传承”密码,坚持“推动文明、发展文化、弘扬传统”,汇聚起文化传承工作的磅礴力量。

2024-03-19
网文网剧网游,正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技术革新、载体更新、话题创新,文化出海涌现出多种新载体。网文风靡海外——阅文集团走出国门,在“狮城”新加坡举行全球华语IP盛典;网游备受热捧——米哈游热门游戏《原神》,让全世界粉丝爱上中国年;网剧让人痴迷——B站力推“国创”出海,携手海外机构掀起热潮……

2024-03-18
从“网红”到“长红” 让国货潮牌出圈又出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参政议政,为更好实现我国今年乃至更长期的目标任务建言献策。对此,央广网策划推出《央广时评·真抓实干》系列评论,聚焦重点议题,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03-15
“网红城市”持续上新 流量转化“留量”是必要

在冰城哈尔滨看松花江上升起的热气球,到广东江门吃一份《狂飙》同款猪脚面,来贵州榕江打卡“村超”,前往上海跟着《繁花》的脚步一起citywalk……这些“网红城市”给予游客以更新潮的旅游体验,也让大家看到一座城市的蓬勃生命力。“网红城市”究竟是如何红起来的?游客在其中的体验如何?这些城市如何将“流量红利”转化为长久的城市竞争力?

2024-03-14
爆火的英歌舞何以焕发传统文化新魅力

在媒体开展的2024全国两会调查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十大热词。两会上,围绕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代表委员也积极建言献策。

2024-03-13
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期待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带着精神趣味、审美风尚和文化温度,不断走向大众、拥抱年轻人,也希望更多年轻人主动参与,以创新表达,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2024-03-12
文旅热的冷思考:昙花如何变繁花?

“海风千里,花开满髻。”这个春节,位于福建泉州的蟳埔村被头戴簪花的游客们挤到水泄不通,自簪花围走红,这个原先不起眼的海边小渔村如今人头攒动,仿佛流动的美丽花海。

2024-03-11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开展“四季村晚”活动 推动节目季季演、才艺人人秀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举办“村晚”,坚持农民唱主角,集聚乡村资源,持续擦亮“村晚”品牌,让“村晚”机制化、常态化、品牌化。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