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不法分子通过AI技术生成几百到上千字的文本,再配上貌似和此文本具有相关性的虚假图片,从而形成一段看起来信息量很大,但实际上子虚乌有的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使得“换脸”“拟声”成为可能,我如何证明不是“我”?面对人工智能超高的生产效率,我如何与人工智能“抢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回应这类疑问?挣脱被替代的命运,推动技术向善,我,还是我。
近日,“00后利用AI帮人谈恋爱月入百万”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AI在人际关系中角色的深思。据了解,刚从大学毕业的00后Blake W Anderson抓住了“聊天”的风口,一个仅有2人及3名兼职人员组成的团队创造了Plug AI,应用上线仅四个半月,下载量就突破150万次,月营收达19万美,利润率高达60%。这一现象不禁让我们思考:AI在恋爱领域的介入,是情感交流的创新之举,还是人际关系日渐疏离的前兆?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部手机安装了80个不同的APP。安装APP数量过多之后,也让手机的存储面临极大的压力。比如,微信推出的某版本,与刚开始只有457KB情况相比,11年安装包膨胀575倍。
工厂里敢拼劲儿,比吃苦没在怕的......这里具备了产业带升级的竞争力和开拓精神。可作为货源地,很长时间内,许多产业带商家只能打价格战维持产线运转,只会用更低廉的价格才能“卷”到订单。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试点范围,便利香港居民开立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并通过电子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
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土品牌的奋发努力,在这个时代激荡相遇,催生出国货潮流的景观。强大制造能力提供硬核支撑,独特文化价值激活“东方基因”,国产品牌的乘势而上,既是“发展故事”“经济故事”,也是“文化故事”。“国货潮流”的消费主张里,还蕴藏着Z世代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
商务部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的通知》指出,要鼓励即时电商与履约一体化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基于前置仓的前店后仓、便利店前置仓、无人前置仓等多种即时零售业态。这彰显了有关部门对即时零售业的重视,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日,社区餐饮数字零售化企业锅圈在上海、山东济南等陆续落地主打“社区央厨”概念的创新店型,主要从增加品类结构、调整陈列形式、增加热食售卖等维度进行升级,让居民进店就能闻到香味,“一眼就能看得透”。
“‘手机变砝码’,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担心‘鬼秤’了”——据5月21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遇到商家使用电子秤称量商品时,会选择将手机直接放上去当场测试,观察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是否与自己手机重量相符,从而快速、准确地通过误差多寡初步判断是否遭遇了缺斤少两的“鬼秤”。